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喜迎党代会 党员话心声】生命科学学院张帜:默默前行的记忆碎片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03-15 [来源]: [浏览次数]:

 

哪怕是来学校面试的时候,我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教师。工作后第一个寒假回到老家,一位高中同学对我说,祝贺你,能够实现中学时的梦想,成为了一名教师——说心里话我是比较惊奇,因为我完全不记得自己曾经有过类似的梦想。然而一切就这样向前走着,我成了一名教师,而且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已经做了12年

现在每天下班回家,都会在大学时的宿舍旁边下班车。曾经每到夏天的晚上,都经常会去顶楼纳凉,都会看到那个“中石化”的广告牌,就像我现在每天都会穿过这个加油站,路过曾经近在咫尺却又完全陌生的老校区回家。所以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我第一步入这个学校的情形,那时的我还完全没有“北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的概念,只记得自己随便走了走就迷失在一片老旧的家属院里。

第一次站在300多号人面前的时候,我想我比他们要更紧张,要更不知所措,要更心怀期待。我们都是第一次真正面对着自己即将要扮演的角色,不过,我可能更像是弱势群体”——我是第一次做老师,他们却不是第一次做学生。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就这样笨拙地开始自己的职业之路。我确信我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手微微抖动的;我记得我第一次做宿舍表的时候,一个简单的表格被我笨笨地做到深夜;当然,还有从未如此稚嫩的新鲜感,还有对于这份职业的期望。

偶尔会去北校区开会。那个座落在小清河边的校区有着更大的教学楼,有着更多的宿舍从老校打车去的话,如果师傅朝着大门多开5米就会多跳出去1块钱过了好久,我才知道还有班车过去。当然最多的,还是走着去。每到运动会或者开学典礼,我都会陪着学生走过去,整整3公里7个路口。不远不近却是尘土飞扬大部队走的浩浩荡荡的,倒也不觉得辛苦,甚至其乐融融那会真的羡慕,北校区的操场可以踢球,那里的教室宽敞明亮,甚至后边的“香港街”都有更多的小吃可以选择。

06年4月,生化系变成了生物系和化学系,成了生物系9名成员之一,也因此在07年就送走了自己的第一届毕业生,比我预期的早了一年。当学生们来跟我谈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时,当他们满怀期待的来我这里寻找答案时,两年前的那种惶恐又在我心头萦绕——就在两年前我也和们一样惶恐与茫然,也许我只是运气好了点,我怕我给不了他们答案,我更怕给了他们错误的答案。那是我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我是在和他们一起成长我还记得毕业照集合的时候,我冲他们发了脾气就像一个无法抑制自己情绪的病人。不是因为那几个男生不守时姗姗来迟,也不是因为那几个女生迟迟站不好队,只是因为我知道,照完这张照片,他们就会各奔东西,就像我毕业时那样。

第一次进入章丘校区站在客车里——刚刚送别了05级,08年7月,2拆了座椅的客车,装着所有学生的行李,到章丘存放。那天我从早上4点忙到下午4点,那件淡蓝色的短袖被我穿成了迷彩,最终没能洗出来。那会还没有硬化路面,车直接开到一教西门,地上还有些泥泞,显得教室更加宽敞明亮搬完行李清点封存的功夫,大家都随意蹲在路边休息,满眼饥渴地打量着这个校园:整个校园几乎没有一棵树,造型有些独特的食堂,远处的三座宿舍楼联排矗立,颇有气势。简单而空旷,但是很大,和老校相比说不出的大。终于有了一个大学校园的样子。

11年9月,我算是迎来系里真正意义上第一波本科生。尽管改名已经一年了但是在济南打车的时候还总是要说一句,“就是省教育学院”。那几年暑假似乎总是在奔波中开始驱车行驶在各个高中之间,告诉别人我们改名字了正是因为这种奔波吧,对于11级120个本科生,似乎总有些不太一样的情愫。这个阶段,我开始越来越多地看到自己的学生超越自己,也正是从他们开始,我似乎有了一些不同的感悟。尽管毕业还不到两年,但是这一级应该是去做教师最多一级。他们毕业那段时间,我会经常我高中恩师对我讲的那句话,“你们毕业走了,我却还不知道何时是尽头”。当他们陆陆续续给我说他们做了老师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还有另一种传承。专业使然我明白我们DNA当中传承了多少历史,每一个片段里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我想,这份职业也是在传承不同的故事。

头些日子工作了6、7年的学生回学校看我,说想去看看原来的宿舍。我说我没法带你去,3号公寓早就住女生了。陪着他在校园里转转,他没说什么坐在休读区喝水的功夫,他嘟囔道,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啊,校园太漂亮了,宿舍这么多了,我们那会校园里的树上连根树枝都没长出来。

每次都要开学十几天我才能摆脱假期的慵懒,再次习惯班车上睡觉的日子。每当班车驶出胶着的车流一路向东或者慢向西汇入缓缓流动的车河时,我都会沉沉的睡去。只有这段时间我可以沉浸在自己的BGM里边,不去理会外面发生了什么。坐在车上,偶尔想起第一次看到喷着学校名字的两辆班车时,甚至比自己买了新车还要兴奋。我知道是什么让这份安逸变得有意义。

每天这样的循环,让一切变得很自然每年这样的循环,就是我自己的故事。